五年沖擊資產收入“雙五百億”!解碼水發農業的“沖刺路徑”
發布時間: 2020-07-31
從2017年初涉農業,到2020年上半年收入過20億、資產破百億,水發農業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水發農業”)高速發展,完成了許多人眼中的“不可能”。
2020年,水發農業提出要為水發集團沖刺中國企業500強貢獻力量,還提出了要瞄準“遠方”——未來5年要達到資產過五百億,收入過五百億,凈利潤過十個億。
長空萬里,直下看山河。我們把鏡頭對準美麗的天山腳下,聚焦廣袤的內蒙草原,一探水發農業的“沖刺路徑”。
“一年凈利潤漲了900%多”
水發農業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吳東振給出這樣一組數字: 2020年上半年,水發農業資產107.6億元,收入20.86億元,凈利潤6747萬,較去年同期相比收入增幅了400%多,凈利潤增長了900%多。
2020上半年,受疫情影響,很多企業面臨諸多的發展困難。水發農業“逆風飛揚”,對未來充滿了信心。吳東振認為,水發集團提出今年要沖刺中國500強,這不僅僅是一個名譽和稱號的問題,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企業發展的一種規模、一種速度和一種實力,也代表了對社會一種貢獻程度。水發農業為助推水發集團沖刺500強的總體目標,重新梳理了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,提出未來總體目標,計劃在未來5年沖擊資產和收入雙五百億。
做強“相關產業”
水發農業集團在梳理產業規劃中意識到,除了聚焦農業主業,農業的“相關產業”恰恰是助推農業發展的關鍵。
何為“相關產業”?這其中包括農業的循環經濟,包括與農業息息相關的現代市場物流,包括促進農業發展的農業水務、農村水利,也包括農業產業鏈條延伸部分,比如休閑農業和農業觀光,實現真正的一二三產融合。所以,水發農業今年提出了“農業強大,新業崛起,同時布局,互為促進”的戰略定位,把循環經濟、現代市場物流、農業水利和農業觀光休閑結合起來,在整個產業布局上實現更大的拓展。
吳東振介紹,水發農業原來做的主要是棉花,今年在研判整個棉花未來走勢和發展趨勢的前提下,提出了“穩棉、擴糧、增牧、強果蔬”的新理念,擴展到農業的全領域。在提升行業首位度上,水發農業要形成自己的規模、話語權、定價權,打造農業全產業鏈,并根據國家主要矛盾的轉移,向優質高效農產品進行擴展。
深耕新疆、廣拓內蒙、布局全國、走出國門
水發農業按照“深耕新疆、廣拓內蒙、布局全國、走出國門”的布局思路,把視野從新疆區域拓展到全國乃至世界。歷經三年奮斗,水發農業陸續在新疆投資了150多億元,在整個新疆區域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氛圍和發展的環境?!白灾螀^黨委政府對我們很支持,兵團黨委對我們很支持,新疆各金融機構對我們也很支持,當地很多優秀的民營企業、合作方對我們很信任。在這個基礎上,我們把新疆劃分了六大片區,以烏魯木齊為中心的昌吉、五家渠、石河子、奎屯片區;以博樂為中心的塔城、阿爾泰、伊利、哈密的北疆片區;喀什片區;和田片區;巴州片區;阿克蘇片區,目前六大片區的工作推進非常順利?!?/p>
吳東振介紹,在內蒙板塊上,水發農業根據內蒙區域比較狹長的特點,農作物長勢區域化非常嚴重的情況,進行了全蒙戰略布局,并實施單品合作和控制。在整個西北區域,集團在青海、寧夏、甘肅做了長線布局,并在推進當中。與此同時,集團還開始著手海南的布局,中央把海南島確定為全島自由貿易港、全島旅游港,未來充滿很大的商機,特別是在熱帶農作物的種植上、在進出口貿易加工上、在康養和文旅上,將來是大的發力點。
在跨國合作上,水發農業對接了俄羅斯、蒙古、哈薩克斯坦等國家,但受疫情影響,今年沒有走出去。盡管如此,水發農業國外布局已經初步形成,未來將成為助推水發集團沖刺中國500強的重要力量。
打造綠色高端農產品特大型綜合服務商
水發農業著眼鄉村振興戰略,實施惠民服務擔當,“干黨委政府提倡的事情,做老百姓解決不了的事情”。集團充分發揮院士工作站棉花研究院科研力量,在棉花良種篩選、推廣,農業種植技術,智慧軋花廠改良等環節上發力,降本增效,提高效益。今年,集團儲備了近100個優質項目,按照抓大放小、科學規范的原則,正在加大、加快新項目落地,計劃用五年的時間,流轉土地1000萬畝,打造全國綠色高端農產品特大型綜合服務商。
“不為困難找理由,只為困難想辦法”,水發農業鎖定圍繞目標任務,解放思想、開拓視野,真抓實干、勇于擔當,不折不扣地把各項任務落到實處,堅決助力水發集團沖刺中國500強。
著眼“遠方”,吳東振的臉上滿是堅定與信心。(王宗陽 撰稿)